高山辣根菜的药用植物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Journal: Agricultural Science DOI: 10.12238/as.v7i6.2578
Abstract
高山辣根菜是一级濒危藏药,具有清热养肺、止咳、退烧、滋补元气的功效,其药材主要依赖于野生植物资源。由于该植物药材的特殊生境、过度采挖和相关复方制剂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其资源储藏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同时,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然而,目前关于高山辣根菜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化学成分与药理药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分子形成机制和繁育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高山辣根菜的形态特征、生态分布、药用功效、化学研究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药用植物学研究综述与展望,以期为高山辣根菜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Keywords
高山辣根菜;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形成机制;繁育栽培
Funding
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24-ZJ-993);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NKX202414);青海大学2023年青年科研基金(2023-QNY-10)。
Full Text
PDF - Viewed/Downloaded: 0 TimesReferences
[1] 郭巧生,王长林.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概况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91-3394.
[2] 王宝川.广元部分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及金钱草在四川省的适生性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20.
[3] 尹春梅,王良信.中药资源调查的历史及展望[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4):272-276.
[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5] 李瑞兰,古锐,泽翁拥忠,等.藏药“索罗嘎布”的本草考证及使用现状调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4):62-68.
[6] 杨春霞,张金玲,杨金措,等.高山辣根菜中挥发油及多糖含量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23,38(6):51-53.
[7] 贺拥军,泽仁拉姆,张勇仓,等.高山辣根菜水提物的止咳与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5,26(25):3512-3514.
[8] 保善录,陈湘宏,李永芳.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16,38(2):415-418.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42-243.
[10] 钟国跃,王昌华,周华蓉,等.藏药材的生药学特点及品种整理研究策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2):28-32.
[11] 赵露颖,施梦瑶,张巧艳,等.道地药材品质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21):6931-6947.
[12] 李子燕,马志荣,羊晓东,等.藏药无茎芥的化学成分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大学药学院,2004:1.
[13] 杨春霞,索南吉,龙主多杰.单花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青海草业,2023,32(1):61-63.
[14] 张洪权,佘嘉祎,杨英,等.藏药无茎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J].化学世界,2019,60(6):381-384.
[15] 杨忠措.藏药“四味无茎芥汤散”治疗肺热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7):6.
[16] 龙海纯,胡轩恺,韦巧,等.高山辣根菜的止血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2):1287-1288+1302.
[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5-286.
[18] 胡幼华.宽果丛菔化学成分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2:71-74.
[19] 梁卫青,浦锦宝,程林,等.野生与人工栽培前胡药材中3种香豆素含量比较研究[J].中药材,2014,37(11):1966-1968.
[2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1] 李瑞兰,樊锦雅,赵倩,等.基于MaxEnt模型的单花荠生境适宜性分析及其分布变化[J/OL].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8(5):173-180.
[2] 王宝川.广元部分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及金钱草在四川省的适生性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20.
[3] 尹春梅,王良信.中药资源调查的历史及展望[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4):272-276.
[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5] 李瑞兰,古锐,泽翁拥忠,等.藏药“索罗嘎布”的本草考证及使用现状调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6(4):62-68.
[6] 杨春霞,张金玲,杨金措,等.高山辣根菜中挥发油及多糖含量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23,38(6):51-53.
[7] 贺拥军,泽仁拉姆,张勇仓,等.高山辣根菜水提物的止咳与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5,26(25):3512-3514.
[8] 保善录,陈湘宏,李永芳.藏药四味辣根菜汤散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16,38(2):415-418.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42-243.
[10] 钟国跃,王昌华,周华蓉,等.藏药材的生药学特点及品种整理研究策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2):28-32.
[11] 赵露颖,施梦瑶,张巧艳,等.道地药材品质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21):6931-6947.
[12] 李子燕,马志荣,羊晓东,等.藏药无茎芥的化学成分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大学药学院,2004:1.
[13] 杨春霞,索南吉,龙主多杰.单花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青海草业,2023,32(1):61-63.
[14] 张洪权,佘嘉祎,杨英,等.藏药无茎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J].化学世界,2019,60(6):381-384.
[15] 杨忠措.藏药“四味无茎芥汤散”治疗肺热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7):6.
[16] 龙海纯,胡轩恺,韦巧,等.高山辣根菜的止血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2):1287-1288+1302.
[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藏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5-286.
[18] 胡幼华.宽果丛菔化学成分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5,2:71-74.
[19] 梁卫青,浦锦宝,程林,等.野生与人工栽培前胡药材中3种香豆素含量比较研究[J].中药材,2014,37(11):1966-1968.
[2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1] 李瑞兰,樊锦雅,赵倩,等.基于MaxEnt模型的单花荠生境适宜性分析及其分布变化[J/OL].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8(5):173-180.
Copyright © 2024 杨小铃, 李勃霖, 张健, 龙璐璐, 吕婷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