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地质类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与现状

Journal: Geological and Mine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DOI: 10.12238/gmsm.v7i10.1989

张生1, 韦柳成2, 何卫军1, 陆仕壹1, 叶栩松1, 罗薇1, 王正2

1. 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中心
2.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及其它规范、指南和本技术要求,全面应用3S技术(GIS、GPS、RS)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学旅游资源进行示范性调查、科学评价与分级。突显巴马县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优势资源,带动经济效益良好,但是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Keywords

技术;手段;旅游资源;挑战

References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1:5万甲篆(G48E023 021)、凤凰(G48E023022)、巴马(G48E024021)、民安(G48E024022)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019.06.
[2]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国家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4-2025).2014.12.
[3]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扶贫专项规划(2013-2020).2013.07.
[4]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2014.11.
[5]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省从江县旅游资源大普查办公室.贵州省从江县旅游资源大普查设计书,2016-7.
[6] 徐柯健,李兴中.贵州兴义岩溶地貌景观特色及成因探讨.2005.全国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
[7] 范璐,宁西春,黄敏.巴马长寿旅游资源分析研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8.
[8] 蒋素梅.地质类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旅游研究,2009,5(1):75-79.
[9] 朱学稳.喀斯特天坑略论.中国岩溶,2013,3(1):52-60.
[10] 朱学稳.中国的喀斯特天坑及其科学与价值[N].科技导报,2001,(106):60-63.
[11] 刘金荣,黄国彬,黄学灵,等.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不同类型的演化浅议[J].中国岩溶,2001,20(4):247-252.
[12] 陈明,王运生,曹水合,等.旺苍地区岩溶地貌形态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2):14-16.

Copyright © 2024 张生, 韦柳成, 何卫军, 陆仕壹, 叶栩松, 罗薇, 王正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