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兴安岭地区雷电气候特征分析及灾害防御

Journ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 DOI: 10.32629/ems.v2i3.903

严肃, 陈亮, 陆明明, 周长明

Abstract

雷电灾害是自然界中一种危害程度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事件,雷电以其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雷电致灾范围非常广,常常造成人员伤亡,通信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林区春秋两季的干旱季节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严重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大兴安岭地区年平均雷电日数为29.7天,属雷电多发区,雷电造成的主要灾害为雷击火,每年大兴安岭地区都有雷击火引发无数场森林火灾,是国内雷击火发生次数最多最集中的区域[1]。其中引发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干旱和干雷暴[2]。对大兴安岭地区雷电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为有效采取防雷减灾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Keywords

地闪;区域;防御

References

[1] 张媛,李胜男,张运生.森林雷击火特点和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森林防火,2018(2):44-48.
[2] 王翔,山长城.浙江省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5):29-31.
[3] 王会福,龚立群.秦岭林区雷击火的发生和预防[J].陕西林业科技,2013(5):69-70.72.
[4] 李迪飞,毕武,宋欣,等.多雷林区闪电拦截防火技术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38(9):26-27.

Copyright © 2020 严肃, 陈亮, 陆明明, 周长明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