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前景化语言特征及教学启示

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DOI: 10.12238/jief.v4i2.4871

贾文文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Abstract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描绘了非裔美国黑人的历史、文化、生活和命运。《最蓝的眼睛》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已有的大量文献围绕其主题思想、叙事结构等进行研究。本文拟从前景化理论视角出发,以细读文本的方式对《最蓝的眼睛》中前景化语言进行探析,并分析其对主题的表达和深化效果,以期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新的视角和解读,同时对英语教学和文体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Keywords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前景化

References

[1] 张彩云.论《最蓝的眼睛》的创作特色[J].芒种,2017(8):69-70.
[2] 罗绮伦,刘琼.《简析语言前景化现象的深层理论依据》[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4):51-54.
[3] 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刘小妮,涂靖.《试论前景化和交际意图的传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 (1):127-130.
[5] Toni Morrison,2007,The Bluest Eye,First Vintage International Edition, page123,page17,page3,page46,page21.
[6] 潘惠霞.《解读<宠儿>中黑人姓名的隐喻意义》[J].外语教学,2007(2):65-67.

Copyright © 2022 贾文文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